2025年4月2日至4月4日应该是被载入全球的金融史。标普500指数在短短两天内蒸发了5万亿美元市值,令人瞠目结舌,难以想象!创下自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最快的百分比跌幅。过去两个交易日的市场狂跌(从4月2日收盘的5670至4月4日收盘的5074,直接跌去10%)应该说是罕见的(自1964年以来,超过2天的连续下跌超过4%还很少!)
技术上说,50日均线正在下弯并接近“死亡交叉”(去下交200日均线);而市场50日宽度处于超卖,标普指数的5000点可能会成为强大的支撑位。从市场情绪面来看,出现一个急速反弹是个合理事件。
(下面为上周的图更新)
回到过去一周的重点: “解放日”和“非农日”。笔者曾在上周的文章中指出: “下周五的非农日将公布另一个硬数据,期权市场显示其关注度明显高于“解放日”……” ,事实上,市场在这两个日子中,首先表现的是对“关税核弹”的震惊,接着是对美联储“无动于衷”的绝望……总之,总算看清了真实世界的草台班子之烂。
“解放日”轰动市场的关税公告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其实这个辩论从特朗普一上台就已经开始了:特朗普关税究竟是一种谈判策略,还是动真格的对美国经济甚至全球经济进行重大重组,如果是后者,那么这些贸易税造成的经济和市场的阵痛被特朗普视为实现长期目标的必要成本就不足为怪了。
市场乐观地,甚至近乎天真地认为是前者,直到看到特朗普从身后拿出那块关税海报板……市场的“最大愚蠢”是认为特朗普的话不太可能付诸实施。笔者在2025年展望中对读者做过如此的提醒: “2025年最最需要预测也是最最难预测的是特朗普关税和减税政策落地的力度和时间。可惜的是笔者在这方面跟所有人一样,擅长“马后炮”。但是有一点,不要低估特朗普关税政策落地的力度,即使他是一个商人。美国的这一政策是在未来几年内改变全球经济的再平衡,每个国家的应对将影响其经济走向。”
当关税在“解放日”下午推出,有聪明人士立即按了几下袖珍计算器,就马上推断出:特朗普政府没有根据每个国家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关税比例来计算关税,而是使用这些国家对美国的贸易逆差规模,即贸易赤字来计算的。
贸易赤字是由国家财富、储蓄和经济中比较优势的差异而造成的。例如,瑞士不对美国商品征收关税,但存在大量贸易顺差,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美国人民对昂贵的名牌手表和美味的瑞士巧克力的追捧(笑谈)。而又比如,巴西保持高关税,但实际上与美国的贸易逆差很小。根据这个关税公式,瑞士商品的关税现在为31%,而巴西商品的税率仅为10%。对于瑞士这样的国家来说,根本无法通过谈判降低美方的关税,它已经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0%的税。
大家从上面的计算中不难看出特朗普关税的真正底层逻辑:降低贸易逆差,当然其后果是会降低全球增长。如果特朗普的目标确实是通过降低进口商品的吸引力来鼓励工业大规模回流,那么从美国现在的情况来看,关税就需要持续数年。
如果这些关税得到全面实施,将是美国现代历史上对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最大增税,最终导致失业率上升和GDP增长疲软。而雪上加霜的是由关税驱动的股市暴跌,将破坏强大的“财富效应”,如果 收入最高的 10% 创造了美国总消费的近 50%。,那么市场深度回调对消费的影响就比较严重了。这些情况,在笔者过去的文章中都有论述,对老读者来说就是老生常谈了。
从通胀的角度来看,市场的信号很明确:无论是短期或长期,都不担心通胀重启。美元下跌、美国国债利率下跌、石油暴跌和市场交易的通胀产品都表明,市场认为关税对增长的负面影响大于对通胀的负面影响。
“非农日”的数据依旧是表面的强劲,或者说至少从某些角度来看,就业市场是有韧性的。强劲的就业增长(+209K 私人就业人数)和低失业率(4.15%)(见下图)不会对美联储产生降息的压力。
大家极度期待的政府效率部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 的高调裁员并未出现在本月的数据中。联邦政府的就业人数在300万工人中仅减少了4,000人。不过裁员已经开始,不仅仅是政府部门(下图为Challenger 裁员数据)
另外,私人工资增长放缓,一些关键服务行业的工作时间下降,说明就业市场内部的问题持续。
周五,鲍威尔一如既往地表达了对通胀升温的担忧,称美联储的使命是确保长期通胀预期保持良好锚定。讽刺的是,市场交易的5年期通胀breakeven价格显示,通胀预期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锚定,而且还正在下降!
鲍威尔明确地告诉市场,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不大。透明度是今年经济中最稀缺的商品,也就是说,只有硬数据的疲软实锤,美联储才会降息(市场目前5月降息的可能性为40%,6月和7月降息的可能性为90%,美联储又可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从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震惊到对鲍威尔的降息拖延症的绝望,市场很可能周日晚上跌势继续。在血洗的华尔街上,我们应该保持冷静观察,随时准备从防守进入进攻的最好时机到来。
无论是想更多地猜测特朗普的下一步,还是任何一个贸易伙伴可能的反击,或是五花八门的市场解读,相信大家这个周末都在疯狂地搜寻各种文章和消息。也许是出于好奇心,抑或是亏损后的心理安慰,可能更多的是希望在接下来的市场趋势到来之前更好的布局。笔者在最近几周连续为读者跟踪和建议应对风险管理策略,本周也将继续对目前市场的反应做进一步解读和策略建议,敬请关注。
对美股熊市的预期已经很长时间了,所以在一月底清空了所有仓位(前面也出来过,错过了一些涨幅)。这种预期主要来自于对从1932年以来的美国股市的波浪周期和70年代和2000年以及08年熊市的技术分析。前几天还研究了一下Hoover Tariffs 和Nixon Shock,觉得大的熊市和搞事情的总统是密切相关的,川普这次看来也不例外。技术分析的神奇之处就在于,长期趋势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当你觉得周期到了,就会有人和事情出现把股市推向新的方向。初步预判这轮熊市可能会持续3-4年,SP500和纳指会跌去2/3(SP500到2K,纳指到6K)。到时候写一篇substack和大家分享一下分析的过程。
没有什么可以看的。这里就是看戏不动了,仓位10%。对他的执政能力完全不信任,其它的各种消息都是低一个级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