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10几天内,几家区域性银行出现了“闪电”挤兑,其速度出乎意料。目前情况,从体量来看,和2008年的雷曼破产无法相提并论;但是从速度上来看却远远超过了雷曼速度。这种情况是笔者始料不及的。 自年初以来,针对银行板块,笔者写过两篇文章,从流动性、及盈利机会方面,对于整个美国银行业进行了预判。几周前对银行板块看好基于以下三个判断:1)银行体系的贷款存款比处于比较低的位置,对于实体经济的风险敞口小;2)如果扩大贷款,盈利将会上升;3)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经济“软着陆”,以‘94-’95年为例,银行板块会有不错的表现。
各位读者,以下是笔者在3月18日MFI (Macructure Financial Institute)年会的报告。以美联储的策略为主线,对美国宏观经济(通胀、经济衰退、企业盈利),风险资产估值展望。
4
2
今年以来,一个关键变量一直是宏观跨资产走势和主要投资故事的推动力:经济“着陆”何时开始?是远在天边还是近在眼前?笔者始终认为:一定会有“着陆”,而“软着陆”是“硬着陆”必经之路。…
2
本周不能不聊的话题自然是硅谷银行(SVB)的危机。就事论事,各种角度的文章已经满天飞,相信读者们已经都把事实和因果背得烂熟。…
自1月份非农就业报告以来,劳工市场的指标可以说一片迷雾。美联储和市场的主要关注点——劳动力需求,如果要下个定论,还要看是用那个指标: 2月份的初请失业金人数、conference board劳动力差异、ADP调查、ISM服务业调查和联邦服务部门调查都显示出不错的劳动力市场需求…
随着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首次逼近自2006年以来的5%和十年期收益率回升至4%以上,市场趋势的主要催化剂究竟是经济增长超出预期,还是通胀影响…
2
本周,美国国债市场在自二次大战以来的第二个长期债券熊市中,接近了另一个里程碑:2年期国债利率首次接近5%,这是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笔者的朋友圈里一张美国2年期国债利率图刷屏了。…
2
See all

Esther’s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