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缨 - “解放日”后的怪现象与特朗普的替罪羊
笔者最近想明白了:特朗普的“解放日”确实名副其实。除了把美国消费者从海外“便宜商品”的围攻中“解放”出来以外,应该说,也“解放”了“TINA” (资金对美元资产的执着),虽然“TINA”从今年二、三月就开始“休假”(见笔者的“从关税“翻大饼”到“MEGA””)。
现在这个情况,令笔者不禁想起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时的情况:2001/2002年间,美国出现了巨额双赤字(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科技泡沫触发资本外逃美国。在此之前,全球资金连续五年大幅买入美国科技股(做多美元),而在泡沫触破后资金的出逃也持续了五年。这次会不会是历史的重演?
在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的利率上涨,债券下跌,其汇率会跟着上涨,因为较高的利率会吸引资金进入,反之亦然,而且在风险资产大幅回撤情况下,汇率下跌,债券下跌,反而利好了股市;新兴国家的情况则相反,当投资者对新兴国家政府的治理失去信心时,资金会同时退出债券、股票、货币,才会有所谓的“债、股、汇三杀”,美国现在是不是正在经历这些呢?上周的美元汇率和10年期美债利率的分歧,并没有因为特朗普4月9日的推迟关税而消失,显然不是好事。
不仅如此,还有其他怪事:昨天,欧洲央行会议鸽派,欧盟利率走低。通常这种情况时,欧元兑美元走低,因为欧元利率降低,使得欧元的吸引力降低。在任何的欧洲央行议息会议的期间来观察,欧元汇率和利率基本上是高度同步同向的。而这次的情况是,欧元汇率居然无视利率的下降,盘中震荡,收盘价格不变!(见下图,红色线为德国2年期利率,黑色线为欧元兑美元汇率)
各国投资者似乎不关心欧洲或者德国债券盘中价格走势,是不是这些央行和养老基金正在抛售美元,购买欧元?
还有,日经指数和美元兑日元汇率(见下图,红线为日经指数期货,黑线为美元对日元汇率)。通常情况下,如果黑线和红线是同步同向(日元走弱,日经上涨)。最近却出现了明显的分歧:日元的强势,日经的上涨。是不是日本投资人抛售美元资产,资金重新回流日本股市?
美元和美债利率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发生了范式变化?如果资金一旦开始大撤退,就不会只是一两个月的事情,值得大家密切关注。
财长贝森特上任时提出的降低政府赤字,促使美债利率走低的策略肯定是行得通的。只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最重要的是,市场意识到,如果美国在繁荣时期就拥有巨额赤字,那么一旦陷入经济衰退,岂不是这个漏洞会更大?!
降低政府赤字为当务之急,应当重点突出,而不是关税和贸易逆差。特朗普上任后,政策执行顺序的颠倒,就是大问题。对加拿大和欧盟的政策混乱和敌对导致了大量的资本外逃,国债利率上升,未来一年国债的展期后,利息支出飙升,又增加了政府赤字。现在即使特朗普再次在关税问题上松口,损害也已经造成。信任被破坏,恢复谈何容易,人与人之间是如此,更何况国与国之间。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美国究竟会不会进入衰退?笔者认为,目前的情况至少和2022年类似,软数据已经衰退(下图是一个典型代表),价格随着关税飙升、未来很可能又有商品短缺和供应链混乱,同时,朝令夕改使得企业无所适从,大幅影响接下来的资本投资。
最后会不会衰退,美联储的利率政策还是很关键的。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本周热点,鲍威尔和特朗普的隔空吵架。
虽然鲍威尔可能认为自己凌驾于政治沼泽之上,但是并不等于沼泽生物不会去招惹他。同时,鲍威尔号称完全的独立于政治,事实上,下意识的政治偏见还是显而易见的(至少,对比2024年的降息时的经济、金融环境和现在,他用的理由还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他周三的讲话, “美联储可能会出现艰难的局面:关税推高通胀,而增长和就业减弱”,其实这话里主要是强调了一下滞胀的那个“滞”字,这么看来就并没有那么“鹰”,但是他如果再滑头一点,不如就顺着周一沃勒讲话的“鸽”派就行了,比如, “我们会根据数据,随时调整”云云,就不会惹出下图的麻烦。
最糟糕的是,当被问及是否存在“美联储看跌期权”时,他回答说,市场是“有序的,它们的运作方式与你预期的运作方式差不多”,也就是说他认为“VIX到60,10年期利率可以一天内飙70个基点”是有序的市场?!市场接下来会做什么,大家自然会想到了。
特朗普的大写“TOO LATE AND WRONG”,令人可以get到白宫信息的精髓。市场担心特朗普会干掉鲍威尔,最近的财经媒体也对这个话题狂轰滥炸。比如,路透社报道贝森特(典型的“白脸”)的干预拯救了鲍威尔(那么特朗普就是“黑脸”?或者是意味着亲市场派的回归?),不过,Politico 提供了一个更有趣的思考点: “特朗普周四早上的推文与其说是试图干掉鲍威尔,不如说是向美联储主席施压,直接把他定位为未来国家经济困境的替罪羊。 “
是啊,为什么要花功夫去研究法律条文案例来解雇你的替罪羊,还未必能赶成,其实他还有一年就拍屁股走人了?即使人搞走了,最多就是创造一个空缺,利率未必能下来,同时全球市场的混乱,特朗普反倒成了罪魁祸首,这种绝对赔本的买卖,这位“交易大师”会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