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缨 - 暂停键:如期而至,谨慎所愿
本周的最大亮点自然是美联储的议息会议,其原因是市场终于等来了“望眼欲穿”的暂停键。可是在笔者看来,这次会议从内容到结果,与过去十次的鹰派会议相比,没有任何新意。很多的评论认为是“鸽派的加息(言外之意:这可能是短期内的最后一次加息)”,可是,笔者认为是“鹰派的暂停(弦外之音:如果未来经济数据不配合,可以继续加息)”,同时,鲍威尔在会后的记者问答中,坚决地碾压市场对2023年内降息的幻想。
这次会议公告的用词确实是在告诉市场,美联储按下暂停键:3月时的公告中那句“预期可能适当进行额外的政策紧缩”已经改成了“以通胀2%为目标,实施任何紧缩政策会考虑到:货币政策的累积收紧、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和通胀的滞后影响以及经济和金融发展情况。”鲍威尔在记者问答时,特意为上面的句子画上重点,并注上“有意义的”评语,似乎在告诉市场,这回是真要暂停了。
笔者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美联储在今年第一次会议时就有过类似的暗示。虽然通胀数据的缓慢下行,但是就业数据的持续强劲,使得美联储的“根据数据的变化而变更政策”的许诺无法兑现。那么,笔者好奇美联储从今以后会根据哪类数据的变化为依据来判断变更政策?通胀下行,有可能还是那么缓慢;就业数据,有可能仍然比预想得强劲。。。如果过去四个月没有改变行为方式,又让市场凭什么相信美联储会从现在起改变行为模式了呢?
如何表明美联储在严肃认真地对待“依据数据来灵活变更政策”?鲍威尔承认未来信贷状况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笔者认为,美联储决定“暂停”加息,并依靠“持续评估”来确定是否需要灵活变更政策,似乎基于下面两个未知因素:
第一个是,银行收紧贷款标准相当于美联储的加息量(鲍威尔似乎认为是大约25基点,这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第二个是,银行未来贷款下降的规模。另外,不确定的经济环境本身也将抑制贷款需求。试图量化紧缩信贷对于经济的影响,在模型上难度是比较大的。基于二战后的几次信贷收缩对住房投资、劳动收入、消费和物价的影响,预测结果是非常不确定。
美联储最新的“褐皮书”(由美联储的12个区域分行提供的案例信息的综合报告)指出,“几个地区,由于增加的不确定性和对流动性的担忧,银行收紧了贷款标准。”鲍威尔暗示美联储即将发布的“高级贷款主管意见调查报告”将反映银行进一步收紧贷款标准的情况。市场会对此加强关注。
所以,是否可以这么认为:美联储利率的默认模式虽然现在变成了“暂停”,但是,如果通胀反弹或是就业超预期强劲,美联储可以随时加息;而与此同时,如果银行信贷持续收紧(将对通胀反弹和就业强劲有所遏制),那么美联储就会静观其变。不过,令笔者紧张的是,恰恰是如何判断银行信贷的变化对美联储决策的影响。
如果作为观众,可以给鲍威尔的会议表现打分的话,笔者会给他低分。在笔者看来,鲍威尔在此次记者问答中似乎没有之前的自信,解释美联储对政策立场的最新变化,也没那么自圆其说。比如,鲍威尔认为货币政策是否过度紧缩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济数据来判断,但是,几分钟以后,他又说,政策紧缩很可能就是现在了;他几次表示就业市场非常紧张,接近3%的工资增长才与2%的通胀率保持一致。但是,又在回答另外的问题时,冒出他不认为工资是通胀的主要推动因素的论点,令听众一头雾水。所有这些闪烁其词,他也许在告诉市场,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并且他不是造成当前经济环境中“困难”的罪魁祸首。
笔者一边听一边心里打鼓:当经济处于临界点时,预测经济增长趋势和通胀趋势时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这种预测的不确定性在美联储决定暂停加息时起到了一定作用,也许美联储终于意识到他们对经济的预测不应该这么自信了?
当然,本次会议最富戏剧性的是:鲍威尔前脚宣布美国银行系统“稳健而有弹性”,话筒放下后不久,区域性银行的股价就集体跳水,市场似乎在嘲笑鲍威尔,“你说的不算,我们说的才算”。
也许,对于本次议息会议的结果应该避免过度解读。但是,值得提醒的是,如果传说中的“依据数据,灵活变更政策”现在才真正揭开帷幕,经济数据的各种波动势必造成市场对美联储政策变化的各种猜想,因此造成的资产价格波动也小不了。这个暂停键,真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吗?